近年来,健身房、租房平台、早教机构等频现“老板跑路”事件,消费者频频中招,损失惨重。在这场看似偶然的闭店潮背后,实则隐藏着一群游走在法律边缘的“职业闭店人”。他们精心策划,让商家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资金后迅速消失,留下一地鸡毛。近日,海报新闻记者深入调查,揭开这一灰色产业链的神秘面纱。
武汉女子四年三遭闭店骗局,损失近两万元
武汉市民张雨(化名)四年来三次遭遇商家闭店跑路,损失近两万元。从租房平台到健身房,每次被骗的经历都如出一辙:诱人的促销活动、匆忙的支付决定、随后的关门大吉。张雨在维权过程中发现,这些商家的闭店操作似乎遵循着固定的“剧本”,而幕后的策划者正是那些神秘的“职业闭店人”。
促销背后的阴谋:预谋已久的闭店计划
张雨在健身房的被骗经历尤为典型。健身房通过大幅度降价、翻新预售等手段吸引客户充值,待资金到位后迅速关门走人。这种预谋已久的闭店计划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张雨表示,她所在的维权群里有数百名受害者,但维权之路异常艰难,报警、投诉、起诉均收效甚微。
“职业闭店人”现身网络,形成灰色产业链
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社交平台上,“职业闭店人”公然招揽生意,他们声称可以帮助商家逃避法律责任,实现安全闭店。这些“职业闭店人”不仅提供闭店策划服务,还负责安排人员背负债务、完成企业变更等后续工作。他们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游走在法律之外。
监管创新:引入“公证提存”保护消费者权益
为防止商家携款跑路现象频发,多地政府开始探索新的监管方式。以上海市为例,该市推出了“公证提存”预付资金监管平台,要求商家将消费者预付的资金存入由公证处监管的提存账户中。在商家提供完约定的服务后,公证处再根据“先服务后结算”的原则与商家进行结算。这一举措有效降低了消费者被骗的风险。
专家建议:多部门联动打击职业闭店现象
针对职业闭店现象泛滥的问题,专家建议公安部门、市场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应加强联动合作,一旦发现职业闭店的苗头就要联合打击。同时,可以追究闭店人诈骗的刑事责任以震慑不法分子。只有形成合力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职业闭店现象的蔓延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